新闻资讯
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 新闻资讯
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新闻资讯

宋钧窑瓷器怎么鉴定

宋钧窑瓷器怎么鉴定
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17:12:51

1. 典型器型:钧窑的典型器型包括腰鼓、壶、罐、碗、盘、坛、注子、瓶等。

2. 胎体釉色:钧窑瓷器胎质呈土黄色,釉色以黑白为主,黑色中带有蓝色,蓝色中又闪现白色,呈现出蓝黑白相间的独特效果。

3. 唐代钧窑:唐代钧窑瓷器以器皿型为主,实用性较强。其造型凝重而简练,庄重而丰满,在1250~1300℃的温度下一次烧成。釉料中含有铁、钛成分,高温烧制后呈现出灰蓝、乳白和暗黑等复杂的花彩,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。釉层肥厚,常有釉泪、釉痕、釉淌等现象,造型丰润圆满,显得浑实庄重,展现出宏伟和庄严的气息。

4. 宋代钧窑:宋代钧窑瓷器在宋哲宗(1086-1100年)和宋徽宗(1101-1125年)时期达到顶峰,这一时期的钧瓷被称为“宋钧”。宋哲宗时期的钧窑瓷器以日用瓷为主,如盘、碗、炉、盒、洗、盆、壶等,胎体呈现白褐、灰白、灰褐色,釉色表现为天青、天蓝、月白,色泽匀净淡雅。宋徽宗时期,钧窑瓷器主要有花盆、盒奁、鼓钉洗、出戟尊等陈列瓷,胎体釉色发展较大,窑变色彩更加丰富,主要有红、蓝、青三大类十余种窑变色彩。

5. 元代钧窑:元代是宋代钧窑瓷器的延续和发展时期,除了元钧外,还出现了广宜、景钧等仿钧。元代钧瓷的主要器型有盘、碗、碟、罐等,少量执壶、枕、梅瓶、高足杯、三足炉等。胎体釉色以天蓝、月白为主,釉厚而不匀,釉面多鬃眼,釉汁流积如蜡泪。造型和装饰手法有镂空、堆花等特色,受到粗犷豪放的游牧文化影响,造型普遍硕大粗犷,胎厚体重,总体水平趋于衰退。胎质粗松,施釉不到底,圈足内外无釉,紫红窑变彩斑系人为涂抹而成,色彩暗淡,呆板,自然程度不及宋钧窑变。

本站热点

热点tag标签